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之我真不是诸葛卧龙>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兵益州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兵益州

  “益州之事,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曹操应当不会出兵。”

  诸葛寻沉吟片刻后,开口说道。

  “先生因何如此判断?”

  廖淳见诸葛寻随口这么一说,心中顿时巨震。

  第一反应。

  他自然是不相信。

  近些时日以来,诸葛寻一直窝在后勤处,压根就没去过别的地方。

  同时对于荆州府方面的消息,诸葛寻也并不热衷。

  因此很难相信他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但是第一反应过后,就轮到第二反应了。

  廖淳心中开始震惊。

  如果说这番话的是另外一个人,他都可以置之不理,一笑而过,但身前这人不一样。

  他可是诸葛卧龙!

  准确把握了数次战争大局的诸葛先生!

  论战绩来说。

  虽然诸葛先生从未上过战场。

  但世人皆知。

  曹操之所以在平定北方后,会在南方有两次重大失利。

  究其原因,背后都有诸葛先生的手笔在。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诸葛先生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最了解曹操的那个人。

  因此诸葛先生说曹军不会攻益州,廖淳不敢不信!

  “先生,可否透露一点原因?”

  廖淳心里七上八下,壮着胆子,小声追问了一句。

  不等诸葛寻开口,他又马上补充道:“不说也没关系的,末将就是有些好奇……”

  “哎,天色不早了,该吃饭了。”

  没有理会廖淳的进一步试探。

  诸葛寻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自顾自离开了。

  身后廖淳心中一凛,不敢再问,连忙跟了上去,同时心中暗自自责:先生必然是窥测天机才得知的消息,又岂能轻易泄露!

  诸葛寻当然是不知道廖淳此时此刻内心的想法的。

  要是知道的话,他多半会笑出声来。

  其实他又哪里知道什么天机不天机的,之所以觉得益州不会有战事发生,其实还是根据原有历史时间线进行推断的。

  刘备入主益州,那可是实打实被刘璋请进去的。

  到后来请神容易送神难,就连麾下谋士法正都被刘皇叔折服了,那就是刘璋自己的问题了。

  至于此时的曹操为何没有引兵来攻益州呢。

  原因也很简单。

  他腾不出手来。

  北方虽然平定,但其实只是一个表象而已。

  在曹操杀掉马腾后,西凉军起兵攻曹,马超为父报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诸葛寻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这几条线他压根就没有参与过。

  既然他不在,那么即便有变量存在,也不会多到足以改变大方向的地步。

  所以益州必然是不会有战事发生的。

  对此,诸葛寻的应对方法也很简单——继续采矿!

  如果说开荒地对应的是首次农业尝试。

  那么这次的采矿队,对应的就是工业尝试了。

  在荆州这块试验田上,诸葛寻玩起了产业升级的把戏。

  当然,这只是一个尝试。

  源自于他的一个构想。

  除却两军交战,直接消灭**获得胜利的方式之外,还能否找到另一种胜利的途径。

  国皆以弱亡,独汉以强亡!

  三国乱战的内斗消耗,其实极大程度上消耗掉了民族潜力,导致此后数百年,汉民族几乎跌入深渊,陷入了五胡乱华的悲惨时刻。

  这其中有得国不正、几乎烂到根部的两晋的功劳,但归根结底,导火线还是在汉末埋下的。

  ……

  荆州府。

  已经决定出兵的刘备此时一身戎装,目视前方,神情严肃。

  在刘备身前,关羽、张飞各站一侧,两人与大哥刘备遥遥相望。

  自领荆州以来,刘备在荆州城内的根基还算不上牢固,荆州本地士族虽然基本臣服,不在明面上和刘备唱反调。

  但刘备想用上荆州本地士族子弟以为己用,还是需要不少的时间的。

  其中文官方面倒还好说,本地士族中,多的是皓首穷经的读书人,不少此时也已经进入荆州府为官。

  唯有那武将,能独当一面的,几乎一个也无。

  除了诸葛寻推荐的向宠之外,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好在此时关羽、张飞也正直壮年,倒也不必为将领人选担心。

  “二弟,此去益州,你需小心谨慎,切不可大意,另外你的酒瘾,独自领军之时,切莫再犯了。”

  说话间,刘备已经来到了张飞身前,此次选定去往益州带兵支援的将领,正是张飞。

  选择张飞的原因也很简单。

  如今赵云在外负责侦查工作,荆州城内可选将领无非关、张二人。

  相比于在情报不明的状态下援助益州,守住荆州的重要性显然要更高。

  “大哥你就放心吧,这次临行的行李你也检查过了,那可是什么都没有,随军也没有带一个匠人,俺就是想找酒喝,那也是上天入地,什么也找不到啊。”

  张飞对于这次能够领兵出战,还是非常激动的。

  二哥陪同诸葛先生去往江东,其后大哥在荆州募集士兵前往支援。

  来来回回这么长的时间,他可是什么也没干,都快憋出病来了。

  这回好不容易得到大哥了首肯,答应让他独自带兵前往益州,态度上自然无比积极,不想让大哥挑出一点毛病来。

  “嗯,如此甚好。”

  张飞的态度让刘备感到满意,点了点头,想了一会儿后,又道:“我听闻三弟你在军中,时常鞭打士卒,有没有这回事?”

  “那些大头兵不听话,当然要打啊。”

  刘备问起后,张飞满不在乎的说道。

  “怎可如此!”

  刘备一听张飞这回答,眉头顿时倒竖了起来,勃然怒道:“你此番行军,各处均要倚仗士卒为你效力,你若动辄鞭打体罚,又有何人肯为你效命?麾下之人离心离德,若有变故,你就是第一个要遭殃的人!”

  “些许普通士卒,不服就让他们滚蛋,再招募新兵不就行了嘛……”

  张飞小声嘀咕着。

  “你说什么?”

  刘备有些没听清,皱眉追问了一句。

  “没什么,大哥俺知道了,俺一定听你的话,保证不出任何差错!”

  张飞不敢再还嘴,挺直腰背,大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