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之我真不是诸葛卧龙> 第九十一章 鲁肃的来信

第九十一章 鲁肃的来信

  “先生,真是不好意思,劳烦你白跑一趟。”

  刘备见诸葛寻情绪不高,连忙低头道歉。

  “呃……和你没关系。”

  安慰了刘备几句后,诸葛寻说道:“我想静一静。”

  然后就独自走开了。

  向宠连忙跟上,但也不敢靠的太近,只是远远跟随,确保诸葛先生的安全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先生今天,这是怎么了?”

  刘备看着诸葛寻离开的背影,有些疑惑。

  “或许那人当真与先生有旧,只是先生不便明说,所以才会这样。”

  孙乾摸着下巴,推测道。

  “主公,那要不臣下派人去将那人给追回来?”

  简雍提议道。

  “不用!”

  刘备果断摆手,沉声道:“那人就算和先生有旧,也不是什么好人!如果放任他留在先生旁边,岂不是自取险途?此事我们装作不知道就行,先生不能做的决定,我们帮他做,恶人由我们来当,总之一定要把先生保护好,不能出现任何差池!”

  “主公高明啊!”

  孙乾一听刘备的分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称赞道:“此举真是妙计!”

  “哎,诸葛先生还是心太软了啊,所以才给了骗子可趁之机。”

  简雍则叹气感慨道。

  如果此时正在荆州府附近溜达的诸葛寻听到刘备和孙乾、简雍三人的对话,估计会当场傻掉。

  老天作证啊。

  他真的没有想这么多。

  也没有这么复杂的思路……

  他只是觉得,没能见到传说中的诸葛丞相,有些遗憾罢了。

  至于提议让刘备去把人找回来。

  这个念头倒也不是没有在诸葛寻脑海中想起来过。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找回来吧。

  肯定是要承认对方的身份的。

  但是刘关张等人,谁也不相信除了他之外的人是诸葛卧龙。

  解释已经解释过很多遍了,也说不通。

  总不能劝诸葛亮改个名字,然后再为刘备效力吧。

  思来想去。

  诸葛寻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哎……

  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吧……

  如此溜达了一阵子后,向宠突然跑了过来,禀告道:“先生,主公说找先生有要事,还请先生回府一叙!”

  又要要事?

  难道诸葛亮又跑回来了?

  诸葛寻挑了挑眉,让向宠前头带路。

  以诸葛寻如今在荆州城内的辨识度,进入荆州府后,一路上自然是畅通无阻。

  所有看到他的人,都忙不迭的和他打招呼,行礼问好。

  向宠跟在诸葛寻身后,与有荣焉,笑着说道:“先生还真是受人敬仰呢。”

  “受人敬仰的不是我,而是刘荆州手中的权力。”

  诸葛寻微微一笑,点拨了向宠一句。

  对于这种事情,他其实是有着局外人的心态的。

  所以很多时候,当局者迷的情况不会出现在他的身上。

  这些向他问好,热情亲切的和他打招呼的这些人,当真都是敬仰他的吗?

  未必。

  其中绝大多数,是看中了他被刘备信任的超然地位。

  他们敬畏的,是刘备如今手中的权力。

  而不是他诸葛寻本身。

  否则的话,当初他在后勤处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多人喜欢他呢。

  道理是很简单的。

  向宠也是聪明之人。

  诸葛寻稍微一点拨,他就想通了,拱手说道:“多谢先生指点!”

  “小事。”

  诸葛寻摆了摆手,在刘备两名亲兵的陪同下,走进了荆州府中的书房。

  到了这里,向宠就没资格再跟着了。

  他被拦在了外面等待。

  书房内。

  刘备坐在椅子上,见到诸葛寻过来后,连忙起身。

  除却刘备之外。

  书房内还有孙乾与简雍这两位老熟人。

  然后是关羽、张飞、赵云!

  这场面倒是让诸葛寻感到惊讶了。

  这一班人马。

  可是刘备麾下核心中的核心啊。

  绝对的领导人员。

  怎么全都出现在这里了。

  “先生,就在刚才,我收到一封急报,我与诸位以及二弟三弟商议过后,均认为必须要通知先生,因此才打扰了先生,还请先生万勿责怪。”

  刘备摸出一封书信,面色沉重的递了出去,说道:“先生你看看吧。”

  “好。”

  诸葛寻接过书信,展开阅读。

  刚看第一眼,眼睛就有点晕。

  这尼玛……

  古人的书写习惯和现代人完全不同。

  现代人是从左到右,古人是从右到左,而且还是竖着写的!

  最关键的是,诸葛寻学的是简体字,对于眼前这封书信,还真是有点阅读障碍啊。

  好在简体字和繁体字是有传承上的联系的。

  基本上也能读懂,剩下不认识的,半蒙半猜,也能理解大概意思。

  片刻后,诸葛寻看完书信了。

  信中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曹操兵临城下,江东告急!

  “所以这封信,是鲁肃写的?”

  看着落款处的子敬二字,诸葛寻问道。

  “不错。”

  刘备点头说道:“鲁子敬此人,乃是孙权麾下赞军校尉,地位虽然低于周瑜与程普的左右都督之职,但他与孙权关系颇好,据说孙权曾多次与他抵足夜谈,纵论天下大势。”

  “如今那周瑜早夭,可以说鲁子敬已是孙权极为倚仗的大臣了,他的话,应该可以代表东吴的意思。”

  见诸葛寻似乎有些茫然,刘备贴心的给诸葛寻科普了一番。

  但是诸葛寻听完刘备的话后,当场就懵了。

  什么情况?!

  周瑜死了?!

  “你说的那个周瑜,可是姓周名瑜字公瑾,东吴左都督,老婆是小乔的那一个?”

  诸葛寻有些不敢相信,追问道。

  “是啊,先生也知道那周公瑾吗?据说此人容貌英俊,精通音律,文武双全,只可惜天不假年,哎。”

  刘备颇为可惜的说道。

  这么一番说法。

  诸葛寻就基本可以确定了。

  刘备刚才口中的周瑜,真的就是历史上的那个周瑜!

  可是……

  周瑜死了?

  死在了赤壁之战之前?

  那赤壁之战还会发生吗?

  东吴会不会直接就投降了啊?

  脑海中千头万绪,诸葛寻的思维一时间陷入了混乱之中。

  “先生,你怎么了?”

  刘备见诸葛寻神色异常,关切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