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言情女生>我老婆也重生了> 第164章 生活秘书

第164章 生活秘书

  所以,徐杨不投钱都没关系。

  但为了表达诚意,还是投了点,也好让刘晓松早点启动相关计划。

  人,场地,设备,唰唰唰的备齐。

  音乐事业群就这么成立了。

  具体名称叫做音乐渠道和孵化工程事业群。

  说白了,就是播放器和音乐人专属论坛。

  但随着第一个事业群的成立,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激动。

  虽然事业群跟所谓的部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听着好听啊。

  王海洋这些人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的想要当各子板块的总裁,闲着没事儿就在徐杨跟前晃悠。

  徐杨没好气的把这些人召集起来,“事业群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每个版块都有可能升级为事业群,但有个前提,那就是达到升级的标准,没有具体标准,你们自个儿揣摩,”说到这里敲了敲桌子:“最关键的是,你们得有那种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加入你们能力不足,就算可以升级,总裁也轮不到你们去做,懂了?”

  “懂了老板。”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瞧着吧。”

  一个个都很激动。

  总裁听着好听,级别又高,收入也会提高几个档次。

  谁不愿意啊?

  给别人打工不就图个升职加薪?

  高管也一样样的。

  没什么区别,都是打工人。

  忙完刘晓松这事儿,张副总那边又找上门来了。

  这次换了个地方,很西洋化的会所,明显玩法更丰富,还是小王和周周俩人作陪。

  不过这次徐杨一滴酒都没沾。

  直接谈正事儿。

  国家队的效率确实是高。

  质量也没的说。

  徐杨看过图纸之后,心里只剩下佩服。

  张副总说是一个院士亲自动手做的,虽然还是草图级别,但比上一次要详细许多。

  款式就是徐杨比较喜欢的现代化风格的。

  四四方方,但四条边全做弧线化处理的那个设计。

  高,直,方正,但又有线条感和流动感。

  这样两栋大楼立在首都的东北大门口,一定能成为地标性建筑。

  不过高度就二百米,因为有航空等方面的影响。

  层次加上地下室堪堪到50层,距离徐杨要求的地面以上50层还差点意思。

  但没关系。

  徐杨不纠结这个。

  两栋楼并不是独立的,远处看像是独立的,但十五层以下是连接在一块的。

  什么感觉呢?

  一种在十五层的大底座上盖了两栋大楼的感觉。

  底下的十五层把一万多平的土地面积尽可能利用起来,高层建筑则稍微宽松一些。

  但就算如此,总建筑面积算下来也达到了六十万。

  相当夸张。

  六十万的建筑面积是什么概念??

  比若干年后开建的SOHO还要多一点。

  说真的,徐杨就看不上SOHO的造型,不伦不类的利用率还很低。

  当然,SOHO不是纯粹的商用房,住用房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建筑面积会小一些也正常。

  但徐杨这个设计,还真是利润最大化了。

  恨不得把这一万平土地上全部盖成房子。

  所以,徐杨很满意这个设计。

  至于报价,对方给出的是六个亿整。

  然后附带两套四合院的翻修工程。

  不能更满意。

  当天晚上,徐杨就初步同意跟张副总合作。

  当然,字还不能签,各项程序还非常不完善,设计图还不够完善,报价也不够清晰,还有一些比如说扰民费之类的费用也没定下来,还要到相关部门报备,徐杨这边也需要检查对方的各种文件以及相关资质等等。

  徐杨可不想犯某企鹅犯过的错误。

  那么大一笔生意,做了好久才发现被几个骗子给忽悠了。

  那不是一般的丢人。

  是相当相当的丢人。

  丢人丢到姥姥家的那种。

  所以,在工作中,徐杨一直强调,不要盲目听信偏信,每一笔交易,都要弄清楚交易对象,每一笔钱,都必须是公对公,就算对私,也必须弄清楚相关情况。

  能多费点功夫,也不能被骗了。

  而且03年前后,骗子是真多,而且非常猖獗,胆子极大,大公司小公司都逃不掉,连国企、银行以及地方上的单位都有被骗的经历。

  为啥?

  真就是智商不高?

  不是,就是太过放松,完全没有警惕心,觉得不可能有人来骗我们,甚至根本没有会上当受骗这个概念。

  这样的人不被骗,什么样的人才会被骗?

  骗子找的就是这种人,非常好骗,只要编造一个相对合理的说辞,演技再高明一点,很大概率能得手。

  另外,信息交流方式太过落后也是主要原因。

  想差个信息,得打好十几个电话,还不一定能查出来,网上更是要啥没啥。

  很多骗子就是利用这个信息差来实施行骗。

  徐杨重生前在古玩行里混,不但听说过很多骗术相关故事,更亲眼见识过。

  所以,他很在意这一点。

  能光明正大的亏钱,也绝对不能栽到不入流的小骗子手中。

  还是那个原因,太丢人。

  说出去人都笑话你不够专业。

  那么大一公司,怎么办事儿的,是吧?

  甚至可能会怀疑你这个公司的能力和实力。

  就连这张副总,徐杨也没有百分百信任,依然委托人去相关单位打听了一下情况,这才放心的。

  他口头答应下来后,张副总更加激动。

  整天向徐杨回报工作进度。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单位多久没接到过活儿了呢。

  好吧,是有一段时间没干活儿了,前半年因为疫情原因,各方面受影响比较严重,尤其是首都这块,张副总他们急也是正常的。

  另外,这可是6个亿的大工程。

  03年,除了国企和国家的基建工程外,很少有个人能做这么大的工程,就算有,也早就被其他单位强了。

  张副总他们说是国企,但实际上都在独立营运,甚至连盈亏都要自负,当然会着急。

  口头答应可不保险,随时都可以反悔。

  所以,张副总手下的小王和周周都快变成徐杨的跟班了,没事儿就帮徐杨洗车或者打扫卫生什么的,要不是徐杨态度坚决,连暖床的活儿都要包下。

  快九月的时候,徐杨正式入学。

  去学校报到。

  跟辅导员、同班同学正式认识之后,就成了央美的大一新生。

  在学校里,知道他身份的没几个,除了胡杨就只有几个学校领导知道。

  徐杨倒也没有特意叮嘱什么要低调的话,但竟然没有人主动传播他是亿万富翁这事儿,这让他还有点小失落呢。

  这叱咤校园的剧情,看来要再等一段时间了。

  9月1号。

  徐杨的秘书入职了。

  是张晓颖面世的。

  生活秘书。

  女性。

  二十三岁。

  退伍兵。

  精通驾驶、烹饪等工作,长的还漂亮。

  唯一的缺点,就是稍微有点黑。

  但能力肯定不差。

  老家是湘省那块的。

  急需用钱给老娘治病顺带供两个弟妹上学,这才从事这个行业。

  张晓颖做主给出了二十万的年薪,食宿全包,有奖金,每年有三十天假期,假期不固定,随时可以请假,但总共就三十天,可以一次性休完,也可以每个月休两天。

  这条件,相当不错。

  03年,没有哪个秘书的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标准,跟张晓颖刘晓松范晓璇等人一个等级了。

  徐杨吃中午饭的时候顺带见了见。

  比较满意。

  姑娘话不多,警惕性很高,有眼色,懂事儿。

  暂时看起来应该是个有分寸的人。

  于是,他身边多了一个真正的秘书,一下子把小王和周周俩人赶开了。

  徐杨在四合院里给谭敏安排了个房间。

  嗯,谭敏就是他的新秘书的名字。

  当他得知谭敏老娘得的是尿毒症以后,也没小气,直接赚给谭敏十万块,“给你预支半年的工资,先用着,不够再跟我说,不过据我所知,那病除了换肾和透析外就没什么办法了吧?”

  谭敏点头,“是,现在全靠透析。”

  “先维持着吧,以后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肾源。”

  “谢谢老,老板,”谭敏喊老板还有点不太习惯,估计是因为徐杨年龄太小的缘故。

  在社会上,谭敏这个年龄已经够小的了,但跟徐杨比起来,已然是大姐姐级别的存在。

  但俩人的社会地位却又差这么大。

  一般人,确实需要一定时间来习惯这种差距。

  吃完饭后,又拿出一张卡递给谭敏:“这是生活费等开销,你个人也需要置办几套合适的新衣服,另外,我有为期半个月的军训,这期间会一直待在军营里,你暂时不用上班,可以回老家转转,或者去喜欢的地方逛逛,半个月后回来就行,嗯,不用担心,不算在那一个月的假期内,就当是你还没有正式入职。”

  “是,谢谢老板,”谭敏这次喊老板喊的很流畅了。

  徐杨很满意。

  潇洒的转身离开,让谭敏拿着他的卡去结账。

  总算体会到了当老板的滋味。

  这感觉,真不错。

  看来,是得赶紧找个工作上的秘书了,也不知道范晓璇有没有找到合适的。

  徐杨嘟囔着返回校园,和几个舍友百无聊赖的随意寒暄,交流各自的信息,家乡或爱好之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