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大顺第一谋士> 第461章 撤军的建议

第461章 撤军的建议

  多尔衮叹道:“是啊!我也很奇怪此事。一支军队的发展壮大,需要长时间的磨炼,许多战术、方法,还有将领的能力,都需要在战争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就拿咱们满清来说,从太祖十三副铠甲起兵,攻克沈阳,横扫辽东,到太宗精心规划,治理国家,几次入关,积累经验,数十年间,才磨炼出来现在满清军队的能力,而流贼完成这些只用了五年,不可思议啊!”

  洪承畴想着战场上,大顺军队那种严谨的阵法,百炼精兵和精良的武器铠甲,心中一阵发寒,这群流寇进步的未免太快了!现在只有一个可能,他想到一个名字“范青”,据情报显示,范青正是从崇祯十一年加入的闯营,难道这世上真的有天才,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一个军队,一个国家?他看看眉头紧锁的多尔衮,本来他以为多尔衮已经是这世间比较英明的首领了,可他也不可能仅仅在五年时间,做到范青现在做的一切。

  多尔衮听完二人的分析,与他心中所想差不多,流寇实力很强,这已经是事实了,这是一个坏消息,但他也只能接受,那么下一步的应对策略呢?

  多尔衮道:“咱们离开盛京之时,根据情报判断攻克京师的流寇不会很多,至多七八万人,这一点,洪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咱们对流寇的战斗力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流寇比咱们想象中的要强许多。以前咱们以为流寇之所以能攻克京师、灭亡明朝,只是由于明朝气数已尽,流贼侥幸摘到了胜利果实,所以咱们才匆匆忙忙率领大军前来,进攻京师,与流寇争夺天下。但现在看来,流贼攻克京师,灭亡明朝并非侥幸。这京师不是一块肥肉,而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二位对下一步的策略有何建议?”

  多尔衮说完,还是把目光先投到范文程的身上。范文程拱手道:“属下以为咱们大军的下一步举措一定要慎重,今天的这一战,让咱们看清了流贼的真实实力,他们从训练、战斗力、士气,到铠甲、兵器、马匹、火器各个方面都十分精良,只是在骑兵上稍逊咱们一筹,以至于失败。这是咱们满清军队从太祖起家开始,遇到的最强悍的敌人。要知道,此前几十年,咱们满清一直是野战无敌的。这样强悍的军队放眼整个中原,甚至华夏大地上都极为罕见。”

  多尔衮一面听,一面微微点头,他对范文程对敌人的夸赞一点也不反感,反而深以为然。

  范文程继续道:“属下猜想,大顺国中的将士对咱们大清实力也不是很了解,他们今日这次野战也有试探咱们的意思。此战失败,偷袭南城墙也功败垂成,这已经给大顺国中的将士敲响了警钟,属下以为,以后流寇轻易不会选择出城与咱们野战,下一步,咱们将面临最不愿看到的攻城战。咱们大清军中普遍有一种观念,认为咱们大清野战无敌,所缺陷者就是攻克坚城的能力。这从太祖围攻宁远开始,袁崇焕用坚城大炮的法子,让咱们清军吃了大亏,太祖也因此受伤,饮恨宁远城下,郁郁而终,现在咱们大清军中还有一些参加过宁远之战的老兵,一提起那场战斗,不禁摇头叹息。”

  多尔衮微微点头,吐出一口烟圈,宁远之战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此后他多次听父兄和参加过这场战斗的贝勒们讲述此战,深知那场战斗的惨烈。

  范文程道:“太祖驾崩之后,太宗即位。有感于宁远之战中,咱们清军攻城之难,太宗大力发展咱们的火器、火炮制造,在孔有德等人投顺咱们大清之后,咱们的大炮终于制造出来了,而且后来又学会了制造和操纵最强的红衣大炮。尽管如此,两年之前的锦州之战中,咱们面对防守严密,城墙高厚的锦州城,依然不能强攻取胜,只能依靠长期围困,围城打援的策略,九老当年参加过这场战役,应该是了解的。”

  洪承畴点头称是,心中微微一叹,就在此战中自己中了皇太极的围点打援之计,八部总兵,十多万将士被包围。当时自己是体会到了满清火炮的犀利,否则也不能被迫突围,以至于被擒。但他也承认,满清的火炮确实已经超过了明朝。

  范文程又道:“属下的意思是,攻城之难,远远超过野战,即便咱们有大炮也不一定能取胜。况且,现在流寇战斗力如此强悍,而且京城城墙高厚,要超过宁远、锦州百倍,而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火炮也更加犀利。所以属下以为强攻京师,实属下策。请摄政王谋划一两个出其不意的计策,智取京师。否则,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多尔衮听了范文程的话,微微皱眉,放弃攻克京师,那么自己集合大军入关又有什么意义?这是他不愿意听,也不愿意看到的状况。他微微沉吟道:“咱们的红衣大炮已经在来路上了,不把它架设在城外,轰它几炮,本王不甘心啊!”

  他一面说,一面把目光转到洪承畴身上。洪承畴一反平日里的谨慎态度,拱手慷慨道:“摄政王,臣本是大明臣僚,被太宗俘获,蒙恩不杀,反而给予各种优待,让臣为大清国尽忠效力。摄政王统揽大权之后,使属下侧身帷幄之中,言听计从,待如心腹,所以属下愿意尽赤忠报摄政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臣纵观全局,衡之形势,以为眼下的上策就是撤兵回朝。”

  “撤兵?”多尔衮心中一跳,他凝视洪承畴道:“先生何出此言,本王统帅十多万兵马入关,只掳掠了一些人口牲畜,对流寇只有一战,取得了一场小胜,如此就班师回朝,对咱们盛京臣民如何交待?”

  洪承畴拱手道:“摄政王,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方为取胜之道,如今大顺军据守坚城,颇有准备,以逸待劳,无懈可击。刚才攻克坚城之难,范院长已经详述,属下不再赘叙。属下要说的是摄政王有可能遇到另外两个困难。其一,现在据京城探子的情报,京城之中,人心稳定。范青进入京师之后,一改以往的流寇作风,废除三饷,禁止士兵入城劫掠,对城中的明朝士绅尽量笼络,从河南运送粮食到京师,平抑粮价,放赈救济京师中的平民百姓,还举行了科举,选拔人才。这一系列的举措,稳定了京师民心,让大顺朝在京师站稳了脚跟。”

  多尔衮嗯了一声,在入关之后,这些情报他也看到了,但他对流贼出身的范青能在政治上有如此远见,将信将疑,此刻听洪承畴复述,虽然心中不喜,但他不得不承认,范青的大顺军有点汉人古书上说的王者之师的样子了。

  洪承畴接着道:“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明朝崇祯先帝之所以京师被攻破,国家灭亡,自缢于煤山之上……”洪承畴每当提起崇祯先帝,心中总是不由自主的一痛,一股故君之情从心底泛起,但他立刻把这股情感压制下去,继续道:“崇祯的京师之所以不攻自破,就在于人心涣散,无论身边远近都想着如何投降流寇,这才使京师不能坚守。但现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范青就在京师中赢得一片赞誉,京师人心都偏向流贼,希望范青能守住京师,据属下的情报,今天在阿济格贝勒攻击南城的时候,有数千百姓自发帮助大顺军守城,这也是流贼能守住南城墙的原因。”

  多尔衮再次点头,这情报刚刚送来,他也看到了。

  洪承畴又道:“摄政王面临的第二个困难更加危险,大顺军进入京师人马不多,可战之兵只有六七万左右,这与咱们最初预料相符。但大顺国并非没有兵,在河南、湖广、陕西,甚至更遥远的汉中和甘肃都有很多兵马。现在范青被困京师,定会召集这些兵马。而京师中的守军,因为知道自己后援降至,也会增添守城的信心。此外,还有山海关的吴三桂。此人阴险狡诈,十足的一个军阀。但他手下的关宁军,战斗力却很强,驻守山海关,多年来与咱们清军对峙,摄政王应该了解他们实力。”

  多尔衮微微点头,道:“吴三桂的兵比大明朝别的边军厉害些,虽然不如咱们清军,但在关内也是首屈一指的精锐。”

  洪承畴道:“范青攻克京师,明朝灭亡已经三个月了,至今未听说吴三桂有何举措。他如果是大明忠臣,就应当为崇祯发丧,高举义旗,号令天下,联络各地明朝旧部,即便不去攻打范青,也应该表明恢复大明朝的意愿。他并没有这样做,但也没像范青东征以来,从山西到居庸关,再到京畿,各处守城、守关的武将,如唐通那般,俯首称臣,投降大顺朝,至今未听说他向大顺朝派人送降表或主动与大顺朝联络,倒是听说,大顺朝接连派了两次钦差去劝降于他,至今没有结果。吴三桂更没有派人入关联络咱们大清,表示投顺,献出山海关,恭迎咱们大顺军。吴三桂这样一直保持沉默,摄政王以为是何道理?”

  多尔衮道:“难道他想拥兵自立,当一个军阀土皇帝?”

  洪承畴摇头道:“不然,山海关乃一弹丸之地,面对关外虽然险峻,但面对关内却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且山海关周围数县,产粮有限,土地并不肥沃,他不可能依据这区区之地,拥兵自重。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在观望,首鼠两端,择一强者投靠。他对投降流寇和咱们大清都是颇有疑虑,所以想观望一番。若是咱们大清能在京师取胜,攻克京城,他必定派人快马前来,献出降表,表示投靠。反之,如果咱们顿挫坚城之下,没能攻克京城,甚至在京城下吃瘪。吴三桂必定会投靠范青,如果是这样,咱们将变得十分危险。大军不能攻克京城,士气定然会低落。而京师中有团结一心的流寇和军民,城外则有吴三桂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大顺援军,如此一来大势去矣!咱们满清十几万兵将前不能进,后不能退,进退两难,将陷入到十分危险的境地啊!”

  多尔衮悚然一惊,如果真的在关内让十几万清军将士全军覆没,那么从此满清也就再无力争夺天下了。而且他还有一层担心,没说出口,如果自己惨败,把这十几万满清将士的老本赔光,回到京师,反对自己势力将会借机蠢蠢欲动,自己手中没有兵将,如何压制。想想恨自己入骨的豪格,深沉不露的礼亲王代善,还有一直对自己又惧又恨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还有朝廷中许多在私下里对自己擅权不满的人。多尔衮能够想象出来,如果自己战败回去,那么这群游弋在黑暗中恶狼,就会成群结队的出现扑向自己。

  他站起来,背着手,攥着烟杆,来回走动,这一刻,他连抽烟的心情都没有了,洪承畴的话,让他感觉事态严重。但他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道:“如果咱们撤军,岂不是证明了咱们攻克不了京师,如此一来,吴三桂定然会投降范青了!”

  洪承畴拱手道:“摄政王,咱们虽然撤军,但实力保存完整,满清依然强大。咱们可以写信给吴三桂,劝他自立为王,割据山海关,咱们满清可以在关外给他人力、物力的支持,甚至可以把关外的宁远再退还给他。要知道宁远是吴三桂的老巢,他的祖宗坟墓老宅现在还建在宁远城中,以此为诱饵,依靠咱们满清的强大实力,未使不能成功,总之一切都依靠势力说话。但如果咱们在京师下受到重创,甚至全军覆没,就彻底失去了笼络吴三桂的机会,如此一来,辽东满清甚至有灭国的风险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