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科幻灵异>大顺第一谋士> 第396章 吴三桂的情况

第396章 吴三桂的情况

  范青语气诚恳地接着说:“在进军幽州之前,朕曾与大臣们讨论决定,倘若兵临京师城下之日,你父皇知道天命已改,愿意禅让,朕将待以殊礼,使他继续享受人间尊荣,优游岁月,对官眷也一体保护。朕还在御前会议上对文武大臣们宣布:我大顺军进城之日,倘若崇祯帝已经自尽殉国,找到了太子和永、定二王,一不许杀害,二不许虐待。朕要对太子待以杞、宋之礼,封以大国。说明白吧,周成王封微子为宋公,朕将封你为宋王。至于你的两个弟弟,比你封爵降一级,一封永国公,一封定国公。此事朕早已决定,只等朕举行登极大典之后,就对你降敕封王,颁赐铁券,世袭罔替,与国同寿。”

  吴汝义轻轻推了一下太子:“赶快跪下,向大顺皇上叩头谢恩!”

  李岩也不无感动地说:“此系三代以下未有之仁,殿下赶快谢恩!”

  太子仍然倔强不动,也不说“谢恩”二字。他的两个弟弟见他是如此态度,也照样学他。李岩担心太子和二王的倔强会惹怒大顺皇帝,便给太子使了一个眼色。在窗外窃听的宫女们更担心本来可以不死的太子和二王会惹出杀身之祸,暗中焦急。吴汝义又一次催促太子谢恩,但太子依然不动。

  范青看见倔强的太子的眼眶中充满热泪,只是忍耐着不让眼泪流出。他对吴汝义恻然说道:“算了,不必勉强他对朕谢恩。他的国家已亡,父皇不知下落,应该心中悲痛,也应该怀恨于我,要他跪下去叩头谢恩他当然不肯。朕今得了天下,何计较这些小节!”

  李岩虽然从六年前就率众起义,投奔顺王,同明朝决裂,但他毕竟是明朝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儿子,曾中天启举人,在对待太子和永、定二王的问题上,他的感情比吴汝义复杂,所以没等范青将话说完,赶快跪下说道:“陛下对胜朝如此竞仁,三代而后实属仅见。四海之内,前朝臣民必将闻之感奋!”

  范青点头使李岩平身,对吴汝义接着说:“你派一队将士将太子和二王护送到陈永福处,妥加照顾。你再寻找几名东宫的旧太监,前去服侍。”

  吴汝义躬身说道:“领旨!”便带着太子和二王出去了。

  范青急于想看看他早已听说的金銮殿,也想看看皇帝居住的乾清宫和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但他想偕李岩和傅宗龙一同去看,顺便还可以谈一些别的事情。他叫王从周去命宣诏官到内阁宣大学士进来。

  王从周启奏:“回父皇,大学士曾在申时一刻来到武英门请求见驾,说他有事要面奏皇上。臣说皇上连日劳累,不得休息,刚才在仁智殿寝宫午睡,是否将皇上叫醒?他说‘不必惊驾,我先去内阁找丞相商议,等圣驾醒来后你叫我就是’。此刻大学士一定还在内阁。”

  “去内阁叫大学士进宫!”范青轻声说,他如今要召见大学士和丞相,已经不再用“请”字,而用“叫”字了。

  内阁是在午门里边向东的一个小院内,院门向西,进门过一屏风,便入内阁小院;有五间坐北朝南的平房,除当中的一间供着孔子和四配神位,其余四间便是辅臣们办公的地方。在明代这本是机要重地,严禁在内阁会客闲谈。但是一则大顺朝废除了辅臣制,恢复了宰相制,二则傅宗龙地位崇隆,当然可以随时同丞相李岩面商机务。

  过了不多久,傅宗龙便来到了。他向范青行了叩头礼以后,范青叫他坐在李岩身侧,先向傅宗龙问道:“大学士刚才进宫,有何紧要事儿?”

  傅宗龙使眼色,要王从周将窗外站立的宫女屏退。王从周出去挥退宫女们,他自己也去武英门的值房中了。傅宗龙重新在范青的面前跪下,奏道:“臣得到确实消息,吴三桂……”

  范青说:“大学士平身,坐下说话。”

  傅宗龙叩头起身,坐在椅子上,欠身奏道:“刚刚收到刘体纯的情报,吴三桂的兵力不可轻视,他以山海关为后继,人马已有一部分进至永平、玉田与三河一带,对京师颇为不利。”

  范青点点头道:“目前朝中文武群臣,莫不望赶快举行登极大典,加封众臣。而尤以在襄阳和西安两地降顺的文臣盼望朕登极更切。今日进入京师,估计必有大批明臣投降,甘为新朝效忠。他们一旦投降,也盼望朕赶快登极。朕一登极,他们就算是对新朝有拥戴之功。然而据朕看来,登极典礼大事远远比不上招降吴三桂一事更为急迫重要。”

  李岩点头赞同道:“是啊!登极典礼只代表一种仪式。而招降吴三桂关系到与满清的战事,关系到咱们大顺军能否在京师站住脚,东征是否成功,所以更加重要。”

  范青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刘体纯刺探出来吴三桂究竟有多少人马了吗?”

  傅宗龙说:“崇祯十四年八月,洪承畴在松山兵溃,吴三桂虽是洪承畴所率八总兵之一,损失不轻,但宁远是吴三桂父子经营多年的根基,也是洪承畴在关外必守之地,所以松山之溃,只损失了出征援锦之师,他的老本儿留在宁远,并未受挫。吴三桂因为实力仍在,所以松山溃败后能够固守宁远。虏兵进至塔山,也不敢再向前进。近半年来,听说虏兵绕过宁远攻占了中后所等城堡,都在宁远与长城之间,惟独不敢进攻宁远,也不敢攻占觉华岛。”

  范青问:“觉华岛在什么地方?”

  “觉华岛又名菊花岛,在宁远城东南海滨,为内地由海路向辽东运输粮食辎重要地,也是防守宁远的命脉所在。虏军不攻取宁远城与觉华岛,非不愿攻,实因吴三桂在宁远是一块硬骨头,不容易吃掉。所以眼下宁远兵驻扎在山海关及永平一带,犹如在京师户外驻军,对京师威胁很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朕问你,吴三桂究竟有多少人马?”

  “吴三桂原是宁远总兵,步骑精兵约有三万,近来他改称关宁总兵,受封平西伯,山海关也归他管辖。守山海关的兵马素称精锐,少说有五六千战兵,所以关宁兵合起来有三万五千以上,加上驻在秦皇岛与关内附近各处之兵,总数在四万出头。关宁兵以骑兵最强,号称关宁铁骑。”

  范青听到这个数目,心头感觉有些沉重。自己东征现在进入京师的可战之兵约有六七万人,吴三桂的兵也比京城中大顺军少不了多少。他默然片刻,又向李岩和傅宗龙问道:“丞相、大学士,二位有何意见?”

  李岩沉吟不语,傅宗龙欠身回答:“以臣愚见,目前对吴三桂以招其来降为上策。我朝一面筹备登极大典,使四海知道天命已定,耳目一新,一面派妥当人前往山海关,劝吴三桂早日来降,不要观望。倘若吴三桂能够来京师参与皇上登极盛典或派人送来贺表,不仅可以为北方武将表率,亦可以为江北四镇榜样。望陛下速差人前去招降!”

  范青说:“倘若他肯投降,朕不吝高爵厚禄。你看他能投降么?”

  傅宗龙胸有成竹,从容说道:“以臣愚见,吴三桂晋封伯爵,奉诏勤王,舍弃父子两代经营之宁远,携带五十万百姓入关,宁远随即为东虏占领。他兵进永平,我大军已将京师团团围住,使他勤王之计化为泡影。如今困居于山海、与永平之间,进退失据,军需民食,咸失来源。他虽有三四万关宁精兵,势如游魂,此其不得不向陛下投降者一也。吴三桂之父吴襄,偕其母及其妻与子侄、仆婢等三十余口,于去年移居京师城内,现已成为我朝人质,此吴三桂不得不向陛下投降者二也。咱们大顺军自从崇祯十三年破了洛阳,三年来陛下身统数十万众,所向无敌,威震海内,今日又轻易攻占京师,夺得明朝江山。古人云‘先声夺人’,以陛下今之神武威名,东虏未必敢来入犯,吴三桂孤立无助,此吴三桂不得不向陛下投降者三也。还有第四,崇祯十五年洪承畴所率领的援锦八总兵,其中白广恩、唐通二人已经投降,颇受礼遇,官爵如旧。白广恩在我朝且已封伯。这些榜样,吴三桂看在眼里,岂有顽抗不降,自寻败亡之理?臣请陛下宽心,明日可命吴襄写一家书,钦差适当大员,带着陛下手谕与吴襄家书,并带着犒军银物,前往永平,面劝三桂速降。十日之内,定有佳音。”

  范青微微皱眉,觉得傅宗龙对于形势估计过于乐观了,但还是问道:“大学士以为差谁去较为合适?”

  “臣认为唐通最为合适,请陛下圣衷斟酌。唐通是明朝北人的有名镇将,与吴三桂同时封伯,且为洪承畴援锦八总兵之一,与吴三桂是患难之交,且资历老于三桂,作为劝降钦使,定必胜任。”

  范青不置可否,又转向李岩问道:“丞相为何不说话,你意下如何?”

  李岩答道:“傅大学士所言有一定道理,但只对一般明将而言,对吴三桂未必有效。据臣了解,吴三桂为人阴险狡诈,桀骜不驯,轻易不屈居人下,实乃一枭雄。天启年间,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娶了辽东总兵祖大寿的妹妹,吴三桂是辽东总兵祖大寿的外甥,吴家和祖家在辽东联姻,联手控制辽东地区。吴三桂从小文武双全、勇猛善战,曾于崇祯十三年在夹马山一代与清军发生了遭遇战,在明军普遍惧怕满清军队的情形下,他率领属下与清军血战,在与清军阵战中,几战几出,表现的特别勇猛。因为与祖家和吴家的双重血缘关系,他被推选出来成了祖家、吴家在辽东利益的代表,实际就是一个地方军阀头子。”

  范青想了想左良玉、贺文龙这些地方军阀在湖广、陕西的表现,就能明白吴三桂对朝廷的忠诚程度了,崇祯皇帝日夜盼望的勤王,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吴三桂才不会管崇祯死活,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他在辽东的利益。

  李岩继续道:“由此可知,吴三桂根本没有勤王的打算,辽东是他的根基。所以京师失陷,明朝灭亡,并不会导致他进退失据,无依无靠。至于他的父亲家人在京师一节,我想大学士也是过高估计亲情对吴三桂的影响力了。像吴三桂这种纵横辽东、战场争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武将,早把家庭放置一边,不会因为家人的生死改变他的决断。更何况吴三桂本来就是心狠手辣,无情无义的枭雄。”

  范青又微微点头,到了他这个地位层次,对一些事情理解的更透彻。说白了,男人只爱权力,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李岩又道:“至于大学士说,咱们皇上所向无敌,威震海内,这我当然承认,只是咱们这次东征比较仓促,兵力不足,现在京师人马六七万左右,比吴三桂也多不了很多。实属外强中干,虚名在外,一旦被吴三桂看清虚实,他必然会失去敬畏之心。而且他地处辽东,与满清接近,他足可以骑墙观望,查看满清和咱们大顺国的军力哪个更强,他再进行投靠。至于唐通、白广恩的投顺对他更是没有丝毫影响,他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权势,凭他现在的实力和地处位置,唐通、白广恩根本不能和他相比。我估计招降吴三桂会比别的明朝武将困难得多。”

  范青微微点头,他知道历史,吴三桂现在无论军队实力,个人能力,还是与满清的关系,都决定他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事实上,当年李自成就是错估了他的实力,最后败在他和满清的联手攻击之下。在正常历史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实际上和李自成的大顺军战斗力是差不多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