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初识王康

  “孙氏盐行?”

  见江玉乘一脸疑惑。

  那摊贩便解释道:“这孙氏盐行啊,听名字就猜得出来,是一家盐商。”

  “他们几乎包揽了整个大齐的盐贩生意!”

  盐贩生意主要由朝廷盐铁司监管。

  但盐铁司一般不会亲自下场卖盐,而是把卖盐的权力下放给有盐引的盐商。

  盐引则是以拍卖的形式出售给商人。

  出价越高,获得盐引的机会越大,之后销售所得按比例与朝廷分成。

  这种制度下,对盐的生产、销售、使用都有严格管控。

  像江玉乘先前私自提炼细盐,虽说他也是从官方渠道购来粗盐后加工的。但要是较真儿的话,那也是有违律法的!

  江玉乘追问:“所以孙氏盐行就是这俩地痞的靠山?”

  “何止啊......”那摊贩咂了咂嘴:“这孙氏盐行的东家,乃是京兆府少尹的侄子。”

  大齐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州府县三级制。

  京兆府职责类似于其他府的地方官,如各地知府衙门等。

  只不过京兆府主要管理京城及周边区域,面临的压力更高。京兆府少尹则是京兆府的副手,从四品官阶,权力不小。

  说到这儿,江玉乘也大概清楚了。

  为何这些摊贩只想躲着,而不是去报官了。

  敢问谁有胆量?

  去京兆府衙门,状告京兆府少尹的侄孙?

  一个小小的孙氏盐行便能假借京兆府的名头,光天化日之下行此等恶事!

  而普通百姓却只能受着!

  这上京城的天,未免也太黑了!

  此时。

  那两个泼皮正准备拐着那位姑娘离去。

  江玉乘自认不是什么纯粹的英雄人物,但也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要是没看到那些不公的事也就算了。

  可一旦让他看见了,那就说什么也要管上一管!

  于是大手一挥。

  只见一黑色身影瞬息而至。

  胖虎尚未看清来人,膝弯已遭刀鞘重击。

  痞六子袖中短匕寒光乍现,却见来人右手从容探出,两指轻夹,稳稳扣住了闪烁的刃尖。

  “砰砰”两声巨响。

  胖虎和痞六子便如断了线的木偶般,重重地摔落在地......

  反观那出手之人。

  依旧身姿挺拔,气定神闲。

  仿若刚刚只是掸去了肩头的一粒微尘。

  一旁的摊贩们都揉了揉眼睛,似乎不相信刚刚那一幕。

  “当家的,别收拾了,不用跑了,胖虎和痞六子被人干趴下了!”

  “少胡咧咧,赶紧收拾收拾跑路,跑的慢了,非得被那俩瘟神给掏空家底不成!”

  “哎呀,当家的,你快来看啊!是真的,瘟神被干趴下了!”

  当家的皱着眉头,跑出来一看。

  嘴巴都张成了O型。

  原本臭着的脸上笑出一脸褶子,“我去!真给干趴下啦!”

  “谁胆子这么大,敢干这俩瘟神!”

  “可真是帮咱们出了口恶气呀!”

  “好!打的好!”

  喊归喊。

  但还是没人敢上前。

  毕竟谁也不想摊上事......

  此时书生也爬了起来,走到女子身前,将她头上的麻袋取下。

  继而跑到那侠士身前,拱手道:“在下王康,多谢这位义士出手相救!”

  那女子虽然不知为何刚刚还嚣张跋扈的泼皮,怎就躺地下了,不过听王康如此说,也猜了个大概。

  “小女子茯苓谢过这位侠士!”

  “不必谢我,谢我们家世......呃,公子吧。”这侠士不是别人,正是林羽。

  江玉乘迈着四方步缓缓走来。

  小芷和刘大莽跟在他身后,平添了一种无形的气场。

  刚刚和江玉乘交谈的摊贩此时也看出了他身份不凡,退至一旁。

  人群见状也自动向两侧分开。

  “小女子茯苓,小生王康,谢过公子!”二人齐声道。

  “不必在意!”江玉乘爽朗一笑。

  “哪里来的混小子!”胖虎和痞六子爬起来捂着肚子叫骂道,“知道我们是谁吗?”

  “聒噪!”江玉乘负手而立。

  林羽作势就又要上去教他俩人做人。

  两名泼皮吓得一哆嗦,“我家公子可不是你们能得罪的起的,你们等着!”丢下一句狠话便溜之大吉了。

  茯苓整了整衣衫,向王康致谢:“茯苓也谢过王公子!”

  王康正义凛然道:“圣人云:「为善最乐,勿求回报。」”

  “茯苓姑娘不必谢我。”他尴尬地挠了挠头,“况且,我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茯苓满眼感激:“王公子为人正义,日后必将出人头地!”

  “茯苓再次谢过两位公子,小女子就先行告退了。”

  “姑娘,我送你吧?”王康担心茯苓再遭遇什么不测。

  “茯苓明白公子好意,不过我家就在前方不远处,公子不必担心,就不劳烦公子了。”茯苓说罢,转身离去。

  江玉乘同刘大莽和小芷二人低声交代了几句,他二人便也先行离去了。

  王康弯下腰,拾起那枚藕荷色香囊,红线绣着的木兰花沾了盐渍。

  “这是茯苓姑娘的荷包?”

  他呆呆地望着茯苓离去的方向,怔怔出神。

  江玉乘一眼就瞧出些许端倪......

  这王康分明是对人茯苓姑娘有意思嘛?!

  “王兄,人都走远啦,要不改天再给茯苓姑娘送去吧。”

  王康垂着头,喃喃自语:“我......可是......我先前与茯苓姑娘并不相识......”

  江玉乘突然话锋一转:“王兄既然不认识,方才为何要站出来?”

  “吾等读书人,当以仁义为先,岂能坐视不理?”王康声音坚定有力:“路见不平,自当挺身而出!”

  “况且阁下刚刚不也站出来了吗?”

  “还不知阁下名讳?”王康诚挚地看向江玉乘。

  江玉乘对他来了兴致,露出一抹笑意:“姓江,名玉乘。”

  “好名字!”王康由衷夸赞道。

  江玉乘笑了笑:“我与王兄一见如故,可否赏脸一叙?”

  “不瞒江兄,王某初见君时亦有知音之感。”王康青衫微振,眼底浮起三月春水般的暖意。

  江玉乘广袖轻扬,“王兄,请!”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