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思路通了

  两法郎约等于一块钱。

  宝根事后很轻松的从谢欣月嘴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看来定价十八法郎一条齐膝百褶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存在的问题还有三条。

  第一,该如何合理的把这套改变思路的方法传递给林叔?

  要知道他才八岁,当天才小孩可以,但千万不能当妖怪小孩!

  第二,改出来的裙子款式必须让那个法兰人亲眼看到效果。

  可这种齐膝的裙子在一九六零年可是个另类,估计没有哪个女同志愿意穿着给外国人看。

  第三,也是最难的一点!

  与第二个难点一样,这种“有伤风化”的裙子,估计是很难作为商品被上头批准出口的。

  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难以解决,换做这个年代里的旁人估计早就选择放弃了。

  但宝根却没有。

  在他望着天井上的月亮发呆的时候,梅子的父母带着满脸不好意思的梅子上了门。

  刘芳拉着陈玉华的手,满嘴都是抱歉。

  “这丫头今天狠狠的踩了宝根一脚,我们来看看宝根的脚怎么样了?”

  “没事没事,都是孩子,能有多大劲儿?刚才他还蹦蹦跳跳的……。”

  宝根这回没有给自己婶子面子,站起身来瘸着腿走了几步。

  还对着梅子挑挑眉----你说怎么办吧?

  梅子想笑又没敢笑,这样子反倒引起了身边老父亲的关注。

  伊老师眯着眼睛带着笑,紧紧的盯着宝根。

  ----你小子再瘸一个我看看!

  当着刘阿姨的面,宝根还是很乖的,所以他马上又说了一句。

  “我俩闹着玩的,梅子根本没用力。”

  伊老师那杀人的目光这才满意的收了回去。

  他却不知宝根忽然盯着自己的脸若有所思。

  “你看我爸爸干什么?是不是在想什么坏主意?”

  梅子略带威胁的声音在他耳边轻轻响起。

  宝根急忙否认。

  “我就是刚刚想起了一个问题,咱们班六一的黑板报该怎么出?”

  事关集体荣誉,梅子立即来了兴趣。

  “哦,你是不是又有了什么好办法?快说啊!”

  宝根的声音略微大了一点。

  “这个咱们二年级各班级出黑板报的形势嘛,还是很严峻的!”

  “你想想啊,甲班的都是优等生,那黑板报的文章内容和字体方面肯定比咱们强!”

  “你再看乙班他们的关系广,到手的彩色粉笔和素材肯定比我们多。”

  “就连丙班也了不得,唯二的两个美术生都在他们班上。”

  “那么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丁班来说,很明显我们是属于弱势的,咳咳咳咳。”

  挤过来蹲在一边的林爱红悄悄对梅子说了一句。

  “梅子姐,是不是当了中队长后,废话都这么多的吗?”

  宝根没有理会林爱红的打岔,而是继续打着官腔。

  “所以我们丁班的班委,尤其是作为中队长和学习委员,我们俩带头啊,是不能退缩的!”

  “但问题又很严峻,咱们两个都想不出办法来,怎么办?”

  梅子双手托着下巴认真的盯着他。

  “对啊,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办,”宝根偷偷看了一眼林叔,发现林叔已经停止了和伊老师的寒暄正笑着看他,“别忘了咱们的优良传统,凡事不要忘记了群众和依靠群众。”

  “所以我建议明天全班所有人都写下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咱们群策群力,最后通过班委综合这些意见来决定这一期六一黑板报出哪些内容?形式如何?”

  梅子双眼里透着迷茫,她根本没听懂。

  一边在做家务的柳茹茵没好气的瞪了宝根一眼,又转头轻声告诉梅子。

  “他是让你们全班同学都提出意见来,然后你们把这些意见筛选一下用在板报上。”

  梅子恍然点头。

  ——还是茵子姐这个初中生更厉害,她就说怎么宝根说的都是汉语,可偏偏连在一起自己就听不懂了?

  林靖远笑着点点头,宝根这个法子还算不错,放在他之前在队伍里的时候,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个专门的名字——开诸葛亮会。

  指的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

  可转念一想,林靖远又愣了一下。

  他忽然一拍自己大腿。

  对啊,自己怎么把部队里的老传统给忘了?

  对于布帘厂存在的问题,自己满打满算才去了两天,但布帘厂还有一百多人,这些人的心里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里头甚至有不少是厂里的老职工、老师傅,集中她们的意见说不定就能解决部分问题。

  林靖远是个急性子,他没有等到明天,而是直接连夜去了布帘厂。

  他迫不及待的要去查以前的资料,看街道和厂里以前举行过类似的集思广益行动没有。

  .......

  一根铅笔截成三小段,几个女工每人拿着其中一段在纸上写写画画的。

  有的人下笔如飞,显然心里憋了很多的想法,而有的人则咬牙切齿,小半天都没能写下几个字出来。

  布帘厂一百多女工包括门卫大爷在内都在冥思苦想的做文章。

  没人觉得林靖远这个主意不靠谱。

  概因在五六十年代,大家的主人翁精神都相当强,上头让说什么就说什么,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

  有的文化不够的女工甚至还发动全家人的脑筋来想主意。

  就讲究一个“水平不够、热情来凑”。

  林靖远这回受到的启发不止于此,他还向上级申请邀请埃尔一起来参详这些解决方案。

  上级秒答复:林靖远,你果然是个好同志!必须同意!

  埃尔有些不太理解。

  他不理解的是,企业主让下头职工帮忙出主意,居然不用付费?

  女工们的热情简直吓了他一跳。

  宝根下了课又拉着梅子来了布帘厂,趁着大家喝茶讨论的机会,把一张纸偷偷塞进了那一堆职工意见里。

  自从昨晚见到伊夏老师的那张脸后,宝根一时思路如屁涌,很快想通了如何解决那三个难题。

  例如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正是他常常拿来应对伊夏老师的“浑水摸鱼”大计。

  一百多份意见里忽然多出一份,谁能想到是他塞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