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老庄头和弃婴
当景鸿看到信的时候,距离送信的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他看着信中的内容,心中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怨恨。他的脸色变得阴沉,眼中闪烁着怒火,他知道这封信意味着什么。
景鸿狠狠地将信攥在手里,愤怒地走向景大老爷,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和指责:“父亲,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景大老爷皱起眉头,他没有料到景鸿会如此激动。他试图解释,但景鸿根本听不进去。他们开始激烈地争吵起来,言语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景大夫人听到动静后匆匆赶来,她看到景鸿和景大老爷争吵不休,连忙上前拉住景鸿,试图平息这场争端。她轻声说道:“孩子,别吵了,有话好好说。”
景鸿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但他仍然对父亲感到失望。他挣脱开母亲的手,转身离去,留下景大老爷一脸无奈地望着他的背影。
从景家正院的书房出来后,景鸿脸上带着一丝决然。他快步走向后院的马厩,迅速地拉出一匹马,翻身跃上马背。
他紧紧握住缰绳,驾驭着马匹,毫不犹豫地冲出景家侧门,向着庄子疾驰而去。一路上,马蹄声如雷,扬起一片尘土。景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既然父亲不管,那就由我来管!
因此,当景鸿抵达庄子,来到兰远之面前时,显得风尘仆仆,甚至有些狼狈。
夜晚的景宅很安静,景鸿只听到自己走路的声音,来到宅子的后门,他知道那里常年有人看守。
在门前站立了一会,景鸿摇了摇头,轻轻地叹息一声上前敲门。不一会就有人来开了门,见是景鸿立刻满脸露出笑容连忙迎进去,恭敬地说:“大少爷好,这么晚,您怎么来了?”
开门的是个老庄户,姓李,一出生就在庄子里,一辈子没有成亲,无儿无女。他的父母去世后,他就过着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后来,他在进庄子的路边捡到了一个弃婴,于是便收养了这个孩子,并给他取名为李虎。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忙起来,日子也渐渐有了盼头。如今,孩子已经有了十三四岁,景老太太决定让他跟在景夜身边做个玩伴。而对于老庄头,大家早已忘记了他的名字,都称呼他为“李老庄头”。
景鸿对李老庄头还是很熟悉的。当年李老庄头上山砍柴摔伤了腰,田里的庄稼没人管,当时李虎还小,景夜见他们日子过的艰难,就建议景老太太把他们安排在宅子里做事。
李老庄头自从腰伤好了之后就一直留在景宅,帮忙看守着后门,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景鸿的援手之恩,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因此,每次看到景鸿时,他都会表现出十分恭敬的态度。而对于景老太太,他更是心怀感激和敬意,因为正是她给了自己和孩子这份安定的生活。这种感恩之心让他越发珍惜,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来回报他们的恩情。
(景家·景宅,看客们是不是有点乱呀?那我们在做个区分啊,庄子上的是景宅,家族那边的是景家。)